以下将从其工作原理、结构组成、功能特点等维度展开介绍:
工作原理
光线发射与折射:电脑角膜验光仪一般采用红外线光源,向眼睛发射红外线。红外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折射后,被设备内的感受器接收2。
数据处理与分析:验光仪根据感受器接收到的光线信息,运用内部预设的算法和公式,分析计算出眼睛的屈光状态,包括近视、远视、散光的度数以及散光的轴位等参数2。
结构组成
光学系统:包括光源、透镜、反射镜等,用于发射和引导光线,使光线准确地进入眼睛,并收集经过眼睛折射后的光线。
探测系统:由光电探测器等组成,负责接收经过眼睛折射后的光线,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,以便后续处理。
控制系统:通常包含微处理器和操作面板,用于控制仪器的各项功能,如测量模式的选择、参数的设置、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等。
显示系统:一般为液晶显示屏,用于显示测量结果、操作菜单、实时图像等信息,方便操作人员观察和记录。
打印系统:可将测量结果以纸质报告的形式打印出来,便于患者保存和医生查阅。
功能特点
自动测量:能够自动完成对焦、追踪瞳孔等操作,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,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1。
快速便捷: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多次测量,并迅速给出结果,为患者和医生节省时间1。
数据准确:采用高精度的光学系统和先进的算法,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屈光度数、角膜曲率等数据1。
多种参数测量:除了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外,还可以测量角膜曲率半径、角膜屈光度、角膜散光度、角膜散光轴角度等角膜参数,为眼科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3。
数据存储与传输:具备数据存储功能,可将患者的测量数据保存下来,方便对比和跟踪病情变化。同时,还可以通过 USB、RS-232C、LAN 等接口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,便于数据管理和共享4。
临床应用
屈光不正诊断: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近视、远视、散光情况,为配镜提供依据。
角膜疾病诊断:通过测量角膜参数,辅助诊断角膜疾病,如圆锥角膜、角膜营养不良等,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。
术前评估:在角膜移植手术、白内障手术、屈光手术等眼部手术前,对患者的眼睛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,确定手术方案和预测手术效果。
接触镜验配:为软性角膜接触镜、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等的验配提供准确的参数,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和矫正效果。
☆ 24小时急救电话:
0374-6416110
0374-6419869